一.角色扮演法
1.角色扮演法是一種通過行為模仿或行為替代來影響個體心理過程的方法。
2.運用角色扮演法的原則:要遵循4個方面的具體原則。
3.常用角色扮演法及適用對象:
(1)相聲表演
適用于中、高年級學生,教育活動內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心理訓練。
(2)啞劇表演
適合于中小學各年級學生,教育內容主要適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導。
(3)角色互換
適合于中小學各年級學生教育內容主要適用于自我意識訓練、情感教育、個性塑造和交往指導。
(4)小品表演
適合于中、高年級學生,教育內容主要適用于自我意識、情感、個性、交往等方面訓練。
二.價值觀辨析法
1.價值觀辨析就是在教師的安排下,學生通過討論、辯論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為模式與他人的行為模式進行比較,解決價值沖突,進而按照自己較符合社會要求的價值觀支配自己的言行。
2.運用價值觀辨析要遵循3個具體原則:教師首先必須誘發學生的態度和價值陳述;教師必須無批評地和無批判地接受學生的思想、情感、信念和觀點;教師必須向學生提出問題以幫助學生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念。 3.常用價值觀辨析法及適用對象
(1)小組討論法
較適合于中、高年級學生。教育內容適合于學生自我評價、學習態度、個性、人際交往等方面的的教育。
(2)兩難問題法
適合于不同年級學生。教育內容適用于中小學生個性塑和品德形成等。
(3)腦力激蕩法
適合于各年級學生,教育內容方面多適用于學生智力訓練。
三.榜樣引導法
1.教師利用中小學生的模仿特點,讓他們通過榜樣行為的觀察,使自身受到強化,模仿榜樣的言行,從而實現受教育的目的。榜樣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符號性的。
2.使用榜樣引導法須遵循5個具體原則
3.常用的榜樣引導法及適用對象:
(1)參觀、訪問
適合中小學各年級。教育內容適合個性塑造、美感形成,以及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媒體教學
適合中小學各年級。教學內容可涵蓋多個方面。
4.榜樣引導法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的觀察學習理論。
四.行為強化法
1.行為強化法是指教師運用強化手段來鞏固學生良好行為和消除不良行為的一種方法。強化是任何有助于機體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 正強化:施加某種影響并有助于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 負強化:移去某種不利的影響并有助于反應概率增加的事件。 懲罰:減少或消除某種不良行為再次出現的可能性而在此行為發生后所跟隨的不愉快事件。
2.運用行為強化法應遵循4個具體原則
3.幾種常用的強化方法及適用對象:
(1)獎勵
是一種正強化。可以分為社會性獎勵、物質性獎勵和活動性獎勵。運用該方法時要注意:獎勵的行為應是具體的;獎勵的選擇遵循多次獎勵仍不滿足為原則;鼓勵學生自我獎勵。
(2)懲罰
運用懲罰時要注意:避免不適當的懲罰,如體罰或變相體罰;懲罰應有很強的針對性,重罰其事,輕責其人;懲罰伴隨說理教育,以提高懲罰效果;力戒懲罰后又立即給予獎勵。
(3)強化不相容反應:把不強化那個不合社會要求的反應同強化另一個與順應不良行為顯然對抗的合乎社會要求的反應相結合,借以消除順應不良反應的方法。
4.行為強化法的理論基礎是經典性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