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權變論的概念與權變因素分析
沒有一種能適應任何的領導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況下相對來說最有效的領導模式,這就是權變的觀點。
權變理論認為,領導的有效性主要取決于以下三類因素:
1、領導者自身的特點;
2、被領導者的特點;
3、領導的情景。
權變理論的核心思想就是明確指出:沒有任何一種管理方式是絕對有效的,在不同的情景里,選擇適宜的管理方式才是最有效的領導。
(二)費德勒的權變領導論
菲德勒(F.Fiedler)經過長達15年的調查研究,于1967年提出了“有效領導的權變模型”,通常叫菲德勒模式。
權變領導論認為,領導者的領導是否有效是在領導者行為與某種組織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勢下決定的。一些領導者在一種形勢下或一種組織內可能有效地領導,而在另一種形勢下或另一種組織內卻無效。因此,任何領導類型既非十全十美,也非一無是處,而應與環境相適應。
何塞和布蘭卡特認為,領導方式的選擇取決于工作中被領導群體的成熟度,領導要根據被領導群體工作成熟度的變化來調整和改變領導方式,以達到較好的管理績效水平。領導的進程如同生命一樣,逐步發展、變化,求得領導方式的權變統一,創造了三度空間領導效率模型,這就是領導的生命周期理論。它認為,工作中的群體成員在大多數情況下呈現出逐步成熟的變化。
在管理中沒有最好的領導方式,只有權變因素決定最適宜的領導方式,代表了現代領導權變理論的核心思想。
領導有效性評價的理論依據:
1、權變理論是領導有效性評價的理論依據;一個好領導的含義是在一定的條件下討論領導的工作績效評價。
2、從領導的素質理論出發,對領導的能力,個性特征和基本素質進行評價。
評價的主要方面:
1、領導的工作績效評價。領導的工作績效不單是指其工作的數量和質量,這些評價都可以規定出硬性的指標。
2、領導功能的組織評價,領導的最終目的是完成組織的績效目標。
(三)途徑—目標理論
途徑—目標理論是由加拿大多分倫多大學教授埃文斯大于1968年提出,后由他的同事豪斯教授在1971年給予補充和發展而形成的,是近年來國外頗受重視的理論。
途徑—目標理論的基本含義是:領導的管理行為應該以關心下屬和組織指引為基本出發點,并以此幫助下屬建立起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實現目標的途徑,其中還要考慮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簡言之,即領導應指明達成目標的途徑。
途徑—目標理論認為,領導的有效性取決于他能激勵下屬達成目標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滿足的能力,為此,領導者應該作到:(1)闡明對下屬工作任務的要求;(2)用抓組織、關心生產的方法幫助職工掃清達到目標的通路。
影響領導效能的因素
1、領導者自身的因素
(1)領導者的基本素質、能力和知識水平;
(2)領導者的行為方式、工作類型;
(3)領導者的權力基礎;
(4)領導群體的特征、年齡結構和構成。
2、被領導者方面的因素
(1)被領導者的素質、工作技能水平、群體或組織的構成和規模;
(2)群體和組織的歷史狀況、運行知識;
(3)組織成員的動機、需求和期望水平;
(4)成員的一般心理狀況,個性因素。
3、領導環境方面的因素
(1)組織與周圍的組織、環境之間的關系;
(2)組織或群體的人際關系、工作關系;
(3)組織,群體、個人和領導之間的合作程度;
(4)管理和決策系統的執行情況;
(5)組織的激勵系統和領導的激勵水平;
(6)組織的結構、設計,變革和發展狀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兒童文學概論》復習資料(2)
07-222022年浙江自考廣告文案復習資料
08-102022年浙江自考俄羅斯小說文體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10-08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語(二)串講筆記:lesson10-13
0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重點(七)
08-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復習資料:陳子昂與張若虛
09-06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反饋
08-292022年浙江自考《科技檔案管理》串講筆記(11)
10-102023年浙江自考水產繁殖育苗技術復習資料:論述題
0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環境心理學復習重點三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