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心理物理學方法
心理物理學是研究刺激的物理量和它所引起的心理量之間數量關系的心理學的領域。
費希納給心理物理學下的定義是:心理物理學是一門研究心身之間或心物之間函數關系的精密科學。它的范圍包括感覺、知覺、感情、行為、注意等。
第一節 感覺閾限的測量P56
一、感覺閾限
1、感受性是感覺能力的高低,它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感覺閾限是剛剛引起感覺的刺激強度。
2、我們總可以找到某個強度的刺激,在它多次給予被試的情況下,有50%的次數被試是感覺到,另有50%的次數是沒引起被試感覺的。我們就把這個刺激強度定為感覺閾限值。
3、在實驗心理學中,我們給感覺閾限,或者絕對閾限的操作定義是:有感覺與無感覺分界線上刺激強度,或者在50%的試驗次數中引起感覺的刺激值。
4、差別閾限的操作定義是在50%的試驗次數中引起感覺差別的最小刺激增量。這個最小的變化量叫做差別感覺閾限,又叫差別閾限或最小可覺差,簡稱j.n.d.
5、對重量變化的感覺能力,不能以一個絕對量來表示,而要以它與原來重量的比值,即它們之間的相對量來表示。韋伯還發現,同類感覺剛剛能覺察到的差別,與原來刺激強度的比例是恒定的。用公式表示即:ΔI/I=K,式中I為原來刺激的強度;ΔI為刺激的增量,即最小可覺差;K是相對差別閾限,又稱韋伯比值或韋伯分數。韋伯發現的這個規律叫韋伯定律。
6、研究表明,不同感覺道的K值是不同的。研究還表明,韋伯定律只適用于中等刺激強度的范圍。
二、測量感覺閾限的方法
費希納在《心理物理學綱要》中總結的測量感覺閾限的方法有三種,即最小變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誤法。我們在學習這些方法的時候,要特別注重于它的實驗程序和實驗結果的統計處理。
1、最小變化法
(1)絕對閾限的測量
簡答題一、簡要說明最小變化法?(說絕對閾限即可)
答:在運用最小變化法測定絕對閾限的時候,首先要確定一系列間距較小又相等的刺激,并交替地按由弱到強(遞增系列),或由強到弱(遞減系列)給予被試者,每一系列刺激的起始點都不一樣,讓被試者報告有感覺或無感覺。被試者從一類感覺到另一類感覺的轉折點,就是這個系列的感覺閾限值。把所有系列的閾限值平均起來,即得到整個實驗的閾限值。
簡答題二、為什么在實驗中刺激要按遞減和遞增的系列安排呢?
答:因為刺激是連續變化的,或遞增,或遞減。被試往往會由于反應的習慣,或者由于期望于感覺變化的到來,產生誤差。使測出來的閾限值比被試者實際的閾限值低或者高,即造成習慣誤差或期望誤差。
習慣誤差是被試者習慣于原來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覺,因而使轉折點向后推延。
期望誤差則是被試者知道刺激是連續變化的,他可能會期望刺激所引起的感覺變化盡快到來,這樣就會提前做出反應,同樣造成測得的閾限值或比實際的高,或比實際的低的誤差。
如果每個系列的刺激都是從同一個強度開始,感覺上的轉折往往會在被試者接受幾個固定次數的刺激之后產生。這個次數也會成為一種刺激因素,即定勢的作用,影響實驗的結果。所以必須防止定勢作用的產生,在安排刺激系列的時候,每一個系列的起始點都不應該一樣。
(2)差別閾限的測定P61
(計算差別閾限時,把各個系列的上限平均,下限平均,上限減下限的1/2即為差別閾限。也就是,差別閾限等于1/2不肯定間距。這樣求得的差別閾限叫絕對差別閾限,它是以64英尺為標準刺激時測得的。如果標準刺激變了,所求得的絕對差別閾限也會改變。)絕對差別閾限和標準刺激的比例叫作相對差別閾限。
我們把不肯定間距的中點叫做主觀相等點。它的含義是:被試在作比較時,實際上并不是以64英寸作為標準來進行比較的,而是以不肯定間距的中點62.75英寸為標準來進行比較的,所以我們把它叫做主觀相等點。
2、恒定刺激法
(1)絕對閾限的測量
簡答題三、舉例說明用恒定刺激法測量絕對閾限?
答:用恒定刺激法測定感覺閾限時,要先選定幾個刺激。一般是用最小變化法粗略地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