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階段☆☆☆
1、美經驗的動態過程:
(1)第一階段是呈現階段,指的是主體借助感知對對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從而使對象在主體的 意識之中呈現出來。主體與客體之間是一種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關系。
(2)第二階段是構成階段,指的是主體在想象等心理 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審美對象的構成活動。主體與客體必須拉開一定的心理距離,才能完成對審美對象的建構。
(3)第三階段 是評價階段,主體從自己的價值標準出發,對于已經構成的審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評價和判斷。主體必須把客體當作一個 準主體,與之形成一種主體間的交流關系。第一個階段借助感知對對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使對象在主體的意識之中呈現出來。
2、審美態度:就是指主體在擺脫了日常的功利和實用態度之后,所產生的一種觀照、欣賞的態度。審美態度的確立成為審 美活動開始的主觀標志。
審美態度可以歸結為主客體之間的一種特殊關系。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并不是首先通過自己的五官感覺, 而是通過自己的整個身心來與對象建立關系的。比如北宋著名畫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蓋身即山川而取之,則山水之 意度見。“即指以整個身心對山水作直接的審美觀照。這時山水的審美形象就會顯現。
3、審美對象對于身體的呈現是審美經驗第一階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因此,在這種呈現中,通過作為整體的身心來進 行原初的審美知覺活動,就成了審美經驗的根本特點。
構成階段☆☆☆
1、審美距離說:是美學家布洛提出的,其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必須與對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從而擺脫利害關系的束縛, 以非功利的態度來對待事物。
2、審美距離在審美經驗中的作用:
(1)審美距離是指主體在審美經驗中必須與對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
(2)審美距離能 夠使主體擺脫利害關系的束縛,以非功利的態度來對待事物。
(3)主體只有與對象保持一定的審美距離,才能對其做出具有普 遍性的審美評價。
3、想象力是審美對象得以構成的重要因素:在構成階段,審美想象的作用是關鍵性的。
(1)首先是主體通過先驗想象力來 打破主體與對象的渾然一體狀態,從而形成審美活動所需要的審美距離;
(2)經驗想象力則能夠在此基礎上,通過改造主體 在呈現階段所獲得的原初經驗材料,形成關于審美對象的格式塔。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