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文字會向適應語言的方向發展?
答:詞的音節長短不一,詞形的變化非常豐富,可是字只能以不變應萬變,這時候字與詞之間,也就是文字系統和語言系統之間,產生了很大的不協調。正是因為這種不協調,產生一種力量,促使文字向適應語言的方向發展。
□ 為什么說漢字基本與漢語相適應?
答:①漢字記錄漢語的適應性。漢字區別性能好,語素,音節,漢字三位一體,充分說明了漢字記錄漢語的適應性。適應了分辨同音語素的需要。
②漢字區別性能好,適應了分辨同音語素的需要。漢語屬于分析語,是一種有理據的語言,詞義或參與構詞的語義正好由漢字來體現。漢語有很多同音語素,由于漢字表意性能好,具備了分辨同音語素、同音詞的能力,滿足了區別同音語素、準確記錄語言的需要。
□ 如何使漢字更加適應漢語?
答:①不斷提高漢字的規范水平,隨著語言文字的規范化程度的提高,現代漢字越來越適應記錄現代漢語的需要。
②隨著對拼音文字和漢語的融合大眾越來越能接受,我們要客觀的對待文字這個問題,去規范,利用規范的辦法使漢字更加適應漢語,還有就是實在不便于用漢字的地方,我們可以適當的考慮用拼音文字來代替,使拼音文字起到一個輔助漢字的功能。
□ 怎樣看待漢字的語言功能和文化功能?
答:①漢字負載著豐富的文化典籍。就是漢字承載量大量的歷史,非常之豐富,在十七世紀之前,世界上有一半的出版物都是漢字記錄下來的。這是令世人嘆為觀止的一筆圖書財富,是漢字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現。
②漢字蘊含并造就了豐富的文化,漢字除了一般的語言交際功能之外,還具有獨特的文化功能,這種功能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表現為漢字字形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信息。另一方面表現為漢字在使用過程中所造就的種種文化現象。
□ 為什么說漢字是中國文化的脊梁?
答:由于文字和文化的認同,使不同方言的漢族人民形成了民族的凝聚力,形成了促進國家統一的強大推動力。文字體系的改革對于文化的傳承不可避免地會產生負面作用,負面作用的大小,決定于文字的負載功能的強弱。漢字的負載量,尤其是對于古代文化的負載量,是其他文字無可倫比的。因為我們使用的漢字是語素文字,它不直接表音,所以可以超越方言形成民族共同語的書面語言。
對于自源文字來說,由于有長期使用表詞文字的習慣,社會基礎廣泛,文字的改進和變革往往采取累積的,漸近的方式,所以很難產生文字性質的突變和飛躍。對英語頒布正詞法都使人左右為難,更何況是改革漢字呢?對漢字拉丁化來說,是以一種全新的音素文字取代用了幾千年之久的語素文字,將會使漢民族在文化心理上產生巨大的反應。漢字雖然古老而又年輕,它永遠不會廢棄。
漢字是中國通用的唯一交際工具,唯其如此,它是中國文化的脊梁。
□ 《漢語拼音方案》的用途是什么?
《漢語拼音方案》在注音識字和推廣普通話、幫助我國少數民族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等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并且為我國少數民族創制、改革文字提供了共同的基礎。現在漢語拼音普遍用于工具書的注音、書刊的索引、無線電報、中文電腦等,還用于聾啞人的手指字母。1977年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采用拼音字母作為拼寫中國地名的國際標準。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采用拼音文字作為拼寫漢語的國際標準。
□ 為什么說漢字落后論是錯誤的?
中國人民從鴉片戰爭以來蒙受了100多年的侵略和屈辱,應該承擔罪責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腐敗、落后、愚昧、保守,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反動政府,漢字沒有罪過,不僅不是主犯,連從犯也不是。我們維護漢字,因為漢字之所以發展延續,這是漢語的選擇,是社會的選擇,也是歷史的選擇。我們并不是說漢字是完美的,恰恰相反,漢字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文字,但是對于已經使用了幾千年的中國人來說,漢字已經和傳統文化密不可分,漢字已經造就了民族的牢固的語素意識,語言沒有階級性,語言有其民族特點和應用習慣,是配合現實,適應歷史。總而言之,漢字已經形成了一種強大的習慣勢力,這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