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形態的劃分標準☆☆☆☆
(一)藝術形態劃分的歷史發展
1、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認為,一切藝術都是對現實的”摹仿“,因此,可以根據各門藝術摹仿的媒介、對象和方式的 不同而對其加以分類。
從摹仿的媒介來看,繪畫、雕刻等藝術用顏色、姿態來摹仿;事物音樂、舞蹈等則用音調、節奏來摹仿; 事物而詩歌等文學藝術則用語言來摹仿事物。從摹仿的對象來看,有的藝術如悲劇摹仿比一般人好的人物;有的藝術如喜劇則 摹仿比一般人壞的人物。
從摹仿的方式來看,有的通過口述,如史詩有的通過人物的動作,如戲劇表演。這種分類方式仍只是 外在的和初步的。不能涵蓋所有的藝術形式也不能揭示各門藝術形式之間的聯系。
2、歐洲啟蒙運動時期:從藝術的審美特征出發來確立藝術形態的劃分原則,這是直到 18 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才出現的。
法國美學家阿爾貝bull;加托(最早從藝術的審美特征出發來劃分藝術形態的美學家)首先注意到各門藝術在審美特性上的差異,并據此把藝術分為三種類型美的藝術如音樂、詩、繪畫、雕塑、舞蹈等,機械藝術,以及介乎于其間,既有實用目的又使人獲得 審美愉悅的藝術,如建筑與修辭等。
這種分類方法盡管很粗糙,但卻考慮到了藝術作品給予人的審美感受的問題,因此仍是值得重視的。
3、古典主義時期:德國古典美學家黑格爾他把美看作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現“。
美的理念的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系,是黑格爾劃分不同藝術的出發點。他認為,這種辯證關系的演變是一個歷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先后出現了三種形式的藝術象征 型藝術、古典型藝術和浪漫型藝術。
黑格爾的劃分方法把哲學的思辨與豐富的經驗事實相結合,做到了歷史與邏輯、理論與實 踐的統一,因此,在藝術形態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4、現代西方時期:現代西方的美學家們也從各自的立場出發,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藝術分類原則。
具體來看,有的美學家從 主體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出發來進行劃分有的則把藝術分為時間藝術和空間藝術還有的把這兩個標準結合起來。
此外,有 許多美學家從藝術與現實的關系出發,把藝術劃分為摹仿藝術與非摹仿藝術,客觀藝術與主觀藝術,再現藝術與表現藝術等等。 這些標準和原則的提出固然大大推進了藝術形態學的發展,但也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混亂狀態。
(二)藝術形態劃分的三個標準與評價
1、藝術形態劃分的三個標準。
(1)第一種標準是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關系,亞里士多德的分類方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近 現代的美學家把藝術劃分為主觀的與客觀的、再現的與表現的,也是在依據這一標準。
(2)第二種標準是藝術作品與欣賞者之 間的關系。萊辛把藝術分為視覺藝術和聽覺藝術就屬此類。
(3)第三種標準則是藝術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有些美學家把藝術 劃分為動態藝術與靜態藝術、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依據的就是這一標準。
2、對藝術形態劃分的三個標準的評價:
第一種標準必然會陷人主觀與客觀、再現與表現的二元對立之中,而且容易忽視藝 術作品的內在特征,導致把藝術混同于一般的現實生活。
第二種標準完全依據欣賞者的接受方式和審美體驗來劃分藝術作品, 顯然也有片面性。
第三種觀點則是從藝術作品的存在方式出發的,是一種存在論或本體論的觀點,比較合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學選讀復習筆記:William Butler Yeats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