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理想、信念和世界觀
理想是對符合事物發展客觀規律的奮斗目標的向往與追求。
我國有人把理想概括為:職業理想、道德理想、社會政治理想以及生活理想。
理想在個性中的意義:
理想是個人學習、工作、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巨大鼓舞力量,是人們不斷前進的精神支柱。正是它使人投身于創造歷史的火熱斗爭中,使人迸發出革命的熱情,克服艱難險阻,推動著歷史前進。一個人的理想內容越豐富,概括性水平越高,它對行動的推動力量也越大。革命的憧憬使革命者不怕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這才迎來了革命的勝利。在為實現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今天,也必須從實際出發,和實踐相結合,培養符合人民利益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只有這樣,才能夠為人民為祖國奉獻一切力量。
信念是指激勵、支持人們行為的那些自己深信無疑的正確觀點和準則,是被意識到的個性傾向。
信念是由認識、情感和意志構成的融合體。信念是在家庭影響、教育熏陶和個人實踐中逐漸地被灌輸到人的頭腦中而形成的,它和科學知識的掌握相聯系。
信念和個性的關系:
信念在人的個性積極性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有信念的人,個性穩定而明確。他們確信有關自然和社會的理論原理、見解和知識的真實性,而且對它富有深厚的感情和熱情,并矢志不移,必要時,為自己的信念甚至可以獻出生命。信念能使人迸發出積極性和堅強的毅力,使人在身心上忍受難以置信的折磨和痛苦,使人爆發出巨大的勇氣和能量。
見異思遷模棱兩可,朝三暮四,不原則的人,是個性中缺乏信念的表現,他們的行動沒有力量,也不會有所作為。
由人對整個世界的根本看法所組成的信念體系就是世界觀。世界觀包括自然觀、社會觀和人生觀。
世界觀在個性結構中的地位如何?心理學該如何研究世界觀?
世界觀的心理結構應該包括知識、觀點和信念。
知識是關于自然、社會以及思維活動規律的總結和概括。
觀點是對知識進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具有廣泛的概括性,起推測和評價事物的發展和個人行為特點的作用。
世界觀是個性結構中的最高層次,它一經形成就成為個人行為舉止的最高調節器,影響著人的整個精神面貌,使個性具有確定性和穩定性。
首先,世界觀指導著人們對人生目的的和意義的認識,確定著行為方向和生活道路;
其次,世界觀維系著個性品質的統一,使行為具有一貫性;
最后,世界觀也是個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的推動力量。
無產階級世界觀的特征:
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世界觀,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內容的豐富性和科學性;
2、系統性和一貫性;
3、概括性和具體性;
4、與行為的一致性。
個體世界觀的形成:
個體世界觀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
1、要學習各種知識;
2、自學地學習馬克思主義;
3、參加社會實踐,理論聯系實際。
說明青少年世界觀形成的特點;
1、青少年世界觀的萌發依賴他們的知識結構與智力水平;
2、青少年世界觀的形成主要是解決人生意義的問題;
3、青少年世界觀的形成是不成熟的,具有不穩定性和可塑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