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解表劑
含 義:凡以解表藥為主組成,具有發汗解肌,疏達腠理,透邪外出等作用,主治表證的方劑。
適應癥:1、表證 2、麻疹、瘡瘍、水腫、痢疾等初起兼有之表證
分 類:辛溫解表、辛涼解表、扶正解表
注意事項:
1、方藥多不宜久煎(多辛散輕揚之品組方,久煎藥性耗散,作用減弱);
2、汗出程度以遍身微汗為佳(汗出不徹病邪不解/太過則耗氣傷津);
3、表邪未盡又見里證,一般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當表里雙解;
4、外邪已入里、麻疹已透、瘡瘍已潰、或虛證水腫,均不宜使用。
1、麻黃湯
麻黃 →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主治:風寒表實證
桂枝 → 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臣 惡寒發熱,無汗而喘,脈浮緊
杏仁 → 降利肺氣,止咳平喘 佐助 頭身疼痛,舌苔薄白
甘草 → 緩和藥性,調和諸藥 佐使 病機:風寒束表(寒邪為主),營衛郁滯,肺失宣降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治法: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2、桂枝湯
桂枝 → 發汗解肌,溫經散寒 (散,發汗) 相反相成 君 主治:風寒表虛證及營衛不和證
白芍 → 養血斂營, (收,斂汗) 調和營衛 惡風,發熱,汗出,脈浮緊
生姜 → 助桂枝解表散寒,和胃止嘔,頭痛,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相對1而言)
大棗 → 滋脾生津 病機:風寒襲表(風邪為主),營衛不和
甘草 → 益氣和胃,調和諸藥 治法: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藥后調理: ①啜熱稀粥 ②溫覆
3、小青龍湯
麻黃、桂枝 → 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 主治:風寒客表,水飲內停證 (外寒內飲證)
干姜、細辛 → 溫肺化飲,兼助麻桂解表驅邪 臣 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薄,脈浮
半夏 → 燥濕化痰,和胃降逆 痰飲咳喘,不得平臥 / 身體疼重,胸痞,干嘔,頭面四肢浮腫 …
白芍 → 養血益陰 病機:素有寒飲,復感風寒 致肺失宣降 (咳喘←水寒射肺,肺失宣降)
五味子 → 收斂肺氣(止咳) 治法:發汗解表,溫肺化飲
甘草 → 調和諸藥 功效:發汗解表,溫肺蠲飲(或溫肺化飲).
4、銀翹散
銀花、連翹 →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君 主治:溫病初起
牛子、薄荷 →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 發熱,微惡風寒,口渴,咽痛,脈浮數
荊芥穗、淡豆鼓 → 辛散表邪,制約方中諸藥過甚寒性 無汗或有汗不暢,頭痛,咳嗽,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
桔梗 → 宣肺止咳 病機:風寒襲表,熱郁肺衛
生甘草 → 清熱解毒,調和諸藥 治法:辛涼透表,清熱解毒
鮮蘆根、竹葉 → 清熱生津(止渴) 運用:本方為治療風熱表證之常用方劑
5、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黃 → 宣肺平喘,開表散邪 “去性取用” 君 主治:肺熱壅盛證
石膏 → 清(肺胃)熱,生津止渴,身熱不解,咳逆氣急,舌苔薄黃,脈數
杏仁 → 降利肺氣,止咳平喘 臣 有汗或無汗,鼻翼扇動,苔薄白,脈浮或滑
甘草 → 益氣和中,調和諸藥 病機:肺熱壅盛 (表邪未盡,入里化熱致宣降失常)
運用:本方為清肺熱之要方 功效:辛涼宣泄,清肺平喘
6、(人參)敗毒散《小兒藥證直訣》
羌活/獨活 → 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君 主治:氣虛,外感風寒濕邪之證
川芎 → 祛風行氣,活血止痛 臣 憎寒壯熱,無汗,肢體酸痛,脈浮重取而無力
柴胡 → 辛散外邪 “先安未受邪之地” 頭項強痛,鼻塞聲重,胸膈痞滿,咳有痰,苔白膩
枳殼/桔梗 → 宣降肺氣,化痰止咳 病機:正氣不足,又感風寒濕邪 (兼有痰阻氣滯)
前胡/茯苓 → 祛濕化痰 治法:散風除濕,益氣扶正
人參 → 益氣健脾 功效:益氣解表,散風除濕
甘草 → 益氣補中,調和諸藥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