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知識經濟是以智力資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經濟。沒有創新,就沒有科學發現,就沒有知識更新,就沒有科學的進步,就沒有技術的日新月異,也就沒有知識經濟。創新能力是知識經濟的靈魂。
2.創新思維是一個過程。
3.創新活動的主體是人。要創新,首先必須有強烈的創新意識。要創新,必須掌握方法。每一個人都有創新能力或創新潛能。創新能力或潛能是可以開發的。
4.思維是物質運動的一種高級形式,它既是人腦的機能,又是社會的產物。思維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實踐。從人的認識過程來說,思維是認識過程的理性階段,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上,對客觀世界間接、概括的反映,是對客觀事物本質及內在規律的認識過程。思維具有間接性、概括性和邏輯性。
5.思維的間接性,是指思維憑借一定的知識和,通過媒介反映事物之間普遍的本質的聯系的功能。(如看到、聽到、品到、聞到什么會聯想相應的事情的發展)思維的間接性功能是無法限時、限量、限速的。
思維的概括性,是指思維能夠對一類事物撇開其各自的特性,抽取其共性,并推及全類事物的功能。(如水果的內涵和外延)達爾文曾說:“我的智慧變成了一種把大量個別事實化為一般規律的機制?!?/span>
思維的邏輯性,邏輯性是抽象理性思維本身內在的基本特性。人們的思維是有目的性的,不是盲目的,無序的。
*6.“創造”與“創新”的含義基本相同,只是創造比較強調從無到有,產生新東西,側重物化成果;而創新強調破舊立新,側重變革過程。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首次從經濟學領域提出創新理論。他所提出的“創新”概念包括五種情況:(1)創造一種新的產品;(2)采用一種新的生產方法;(3)開辟一個新的市場;(4)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種新的供給來源;(5)實現任何一中新的產業組織方式或企業重組,比如造成一種壟斷地位,或打破一種壟斷地位。經濟學家所談的創新,已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創造,創新是一新設想(或新概念)發展到實際和成功應用的階段。創新是由人、新成果、實施過程和更高效益四種要素構成的綜合過程。
7.在心理學中常常結合思維品質及智力研究思維的創造性,并從各種創新活動中揭示創造思維的特征。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思維科學的研究有了較快的發展。
8.創新思維是人類思維的一種高級形態,是人在一定知識、和智力基礎上,為解決某種問題,運用邏輯作非邏輯思維,突破舊的思維模式,通過選擇重級,以新的思考方式,產生新設想并獲得成功實施的思維系統。其主要特征為:獨創性(基本特征和主要標志)、能動性(獲得成功的催化劑)、多向性(重要特征和重要機制)、相對性、綜合性。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西歐中世紀教會學校
12-10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
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