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歐中世紀的兒童觀
(一)性惡論
在中世紀基督教會地位獨尊,鼓吹由于兒童是帶有“原罪”來到人世的,故生來性惡,人人必須歷盡苦難生活的磨難,不斷贖罪,才能凈化靈魂。為了得到未來天堂的幸福,人人應當聽從教會的訓誡,常年敬畏上帝,實行禁欲;應當從幼年起就抑止兒童嘻笑歡鬧、游戲娛樂的愿望,并嚴厲措施來禁止這類表現(xiàn)。
(二)預成論
按照預成論的觀點,兒童與成人不應有重要區(qū)別,從幼兒開始,兒童的身體和個性已經(jīng)成人化了。預成論的要點時否認兒童預成人在身心特點上的差異,也否認了兒童身心發(fā)展的節(jié)律性、階段性。由于受預成論的影響,人們無論是在社會教育以及家庭教育中,都忽視兒童的身心特點,忽視兒童的愛好及需要,對兒童的要求整齊劃一,方法簡單粗暴。
二、西歐中世紀學前教育的實施
(一)基督教會的學謙教育
1.學前教育的目的
使受教育者虔信上帝、熟讀圣經(jīng),以求做一個合格的基督徒。這種教育從幼兒開始,基督教會的學前教育就是從小要把他們訓練成為一個個篤信上帝、服從教會的“圣童”,從而為培養(yǎng)一個真正的基督徒奠定堅實的基礎。
2.學前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法
主要是通過基督徒對子女進行宗教意識的熏陶與幼兒跟隨家長參加眾多的圣事禮儀和節(jié)日活動來實施的。有時還組織兒童欣賞教會音樂、陶冶其宗教情感和增強對上帝的信仰。
(二)世俗封建主的學前教育
封建貴族的幼兒教育一般按等級分為兩類:
1.宮廷學校的教育
這一類專為王室兒童實施的宮廷教育。
2.騎士早期教育
騎士教育是集封建思想意識的熏陶與軍事體育訓練于一體的一種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一般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出生至7歲為第一階段;7歲至14歲為第二階段;14至21歲為第三階段。第一階段即騎士養(yǎng)成的幼兒教育時期,都是在自己家里度過,教師是父母。教育的目的是熏陶宗教意識,培養(yǎng)道德品質和身體養(yǎng)護。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本網(wǎng)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wǎng)站在文章內(nèi)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yè)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nèi)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yōu)美及優(yōu)美的內(nèi)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yè)老師進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