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以來,行為轉變法開始被譽為心理治療領域的第二勢力,并超過心理分析法占據主導地位。
一.理論基礎
行為主義理論是由華生在美國首先提出的。斯金納是當代用學習與行為理論來解釋行為異常方面貢獻最大的心理學家。他們認為心理異常只不過是一種特殊學習的獲得性行為,只有根據一個人的外顯行為才能確定此人是正常還是異常。
二.輔導方法
1.基本原理:行為轉變法的理論基礎是行為學習理論。異常行為習慣同正常行為一樣,都是學習的結果;既然人的行為習慣可以通過學習獲得,同樣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改變或消除。
2.輔導目標:主要目標是消除不良行為,并代之以更有效能的行為。
3.輔導關系:不重視輔導員與來訪者之間的個人關系,但認為良好的輔導關系有助于輔導計劃的執行,輔導員擔任主動與指導的角色。
4.輔導過程:可以分為6個步驟。
5.具體方法:常用的輔導方法有放松法、系統脫敏法、厭惡法、暴露法、代幣法、示范法、行為契約法、生物反饋法等。
三.貢獻與局限
行為轉變法是應用范圍最廣的心理輔導方法之一,把輔導重點放在外顯的特殊行為上,有明確的輔導目標和結果,方法源自于實證性研究,較客觀、科學;效果立竿見影;操作性強。因此深受輔導員的歡迎。但它不適用于水準較高,渴望高度成長的來訪者;只治標不治本,難以改變行為深層問題,使來訪者成為被操縱、控制的對象;輔導員只顧及來訪者的細枝末節問題,不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