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中》,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1958年,《關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確地、系統地提出黨和國家的教育工作方針,即“黨地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要為無產階級地政治服務,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為了實現這個方針,教育工作必須由黨來領導。”
這兩條方針,前者是關于培養目標問題,后者則是教育工作地方向問題。學前教育也必須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首先在培養目標上,曾有人提出幼兒園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沒有以德育掛帥”地資產階級教育方針。經過學習和討論,堅定了結合幼兒特點的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方針;其次在工作方向上,普遍加強了為生產服務的措施和對幼兒的勞動教育。總之,在貫徹教育方針的過程中,有積極的方面,如想方設法為家長服務;也有消極的一面,如思想品德教育的成人化,脫離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等。
二、學前教育事業的大起大落
(一)幼兒園發展迅猛
1958年,我國進入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中共第8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地總路線。繼而又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高標準、瞎指揮、浮夸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地“左”傾錯誤泛濫。在學前教育方面,大躍進主要表現在事業的大發展和以寄宿制為主的辦園方針,過早地實現學前教育地社會化和全托化。60年代初,我國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國家和人民遭受了重大損失,致使盲目發展起來的幼兒園也紛紛解散,這種大起大落的教訓是深刻的。
(二)師資培訓發展迅速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于1958~1960年的大躍進年代,山東、福建等地辦起了10多個學前教育專業,可惜好景不長。
三、學前教育事業德調整和提高
幼兒園的整頓與發展。1961年,“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國民經濟方針提出。幼兒園教育也不例外,有條件的就整頓保留,沒條件的則撤銷,使幼兒園經過整頓得到正常發展。師資培訓趨向正常。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