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激勵 (掌握理論和應用)
第一節 激勵的概念
員工的能力和天賦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動機水平的高低。
第二節 激勵的理論(前10個)
一、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認為人的動機由低到高可以分為五種類型:(遞進)
① 生理需要
② 安全需要
③ 歸屬和愛的需要
④ 尊嚴的需要
⑤ 自我實現的需要
這種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低層次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滿足后,個體才會追求高層次的需要。
二、X理論和Y理論
麥格雷戈概括了兩種相互對立的動機理論:X理論和Y理論。
X理論認為人是經濟人,人天生是懶惰的,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物質方面的滿足,不負責任,沒有志向,在允許的條件下會消極怠工,所以必須強迫他們工作。
Y理論認為人是自我實現的人,工作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員工通過工作才能實現自我的價值。員工能夠自我監督和控制,能主動承擔責任,具有創造精神。
X理論更適合那些簡單、機械、不需要很多創新性、挑戰性低的行業和工作崗位。
Y理論更適合那些工作本身對個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夠體現個人的能力和才華的工作。
三、鼓勵-保健理論
赫茲伯格區分出了激勵因子和保健因子。
四、ERG理論
奧德弗爾提出了ERG理論,認為人有三種核心需要:(同時存在)
① 生存需要
② 關系需要
③ 成長需要
“挫折-退化”理論,認為如果較高層次需要不能得到滿足的話,對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欲望就會加強。
五、三重需要理論
麥克里蘭提出了三重需要理論,認為人有三種重要的需要:
① 成就需要
② 權力需要
③ 親和需要
六、認知評價理論
① 內在激勵因素
② 外在激勵因素
認知評價理論認為,過分強調外在的激勵因素會導致內在激勵因素的萎縮。
七、目標設置理論
洛克提出了目標設置理論,認為工作目標的明確性可以提高工作的績效。
八、強化理論
九、公平理論
公平的評判有許多因素和角度:
① 縱向比較:包括員工在同一組織中把自己的工作和待遇與過去的相比較,也包括員工將自己在不同的組織中的待遇進行比較。
② 橫向比較:包括員工在本組織中將自己的工作和報酬與其他人進行比較,也包括與其他組織員工的工作與報酬進行比較。
十、期望理論
弗羅姆
動機激勵水平=期望(效果的可能性)X效價(效果的價值)
十一、能力和機遇
第三節 激勵理論的應用
一、目標管理
目標管理的理論基礎是激勵理論中的目標設置理論。
目標管理有四個要素:目標具體化、參與決策、限期完成、績效反饋。
二、行為矯正
行為矯正:又稱組織行為矯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古代東方國家的學前教育
06-0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