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公文產生的線索及演變
我國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在很早時,我們的祖先就采用了“結繩記事”的方式,到了后來文字又產生了。文字是記載語言的工具,是語言的載體,文字的創造和發明在人類演進的歷史當中,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正是因為有了文字,書面形式才得以出現,這樣,文書才有可能產生。
商代后期,出現了甲骨文,甲骨文書,是刻在龜甲、獸骨上面,稱為“甲骨卜辭”,都已經具備了公務文書的基本特點。所以我們可以把“甲骨卜辭”稱之為“甲骨文書”。“甲骨卜辭”是我國最早的文書檔案,也是我國文書工作產生的珍貴的歷史資料。(2003年單選題)我國產生一種體式比較完整的甲骨文書是在什么時間。答案:商代后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到了西周時期,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文書的機構和官吏;另外要注意的是,公文是與國家機構緊密相關的,《尚書》中就有類似的記載,我國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匯編本就是《尚書》;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文書工作的確立時期,出現了“書”和“奏”這兩種文種,如:秦國丞相李斯,寫過著名的《諫逐客書》。
漢代及稍后,又出現了更多的上行文,有“章”、“表”、“疏”、“議”、“啟”;另外還出現了平行文和下行文,下行文的種類有:“令”、“諭”、“制”、“教”等。
秦漢至明清,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社會中,上行、下行公文的文種越來越多。
辛亥革命時期,為了適應政權的需要,頒發了《公文程式》五條,規定了公文文種有5種,“令”、“咨”、“呈”、“示”、“狀”;明確規定了它的范圍,把以前封建社會中的一些文種給予廢除。除了公文文種發生了變化,公文載體也發生了變化。如:漢代以前,我們國家采用金石、甲骨、青銅、竹木、 縑帛這些主要材料。(曾經在2003年考過)
東晉末年開始用紙。當時的一個太尉桓玄下令用紙,之后,用紙越來越多。這是公文載的變化。
公文發展演變,反映了政權的性質、統治階級的需要,以及他們對公文行使權利重要性的認識。
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公文不是誰都可以任意制發的,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發布的。這是公文區別于其它的圖書、情報資料、通訊報道以及一般的文章作品的一個顯著的區別,是公文的顯著特點之一。
所謂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據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章程、決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法定的職能權利和擔負一定的任務、義務的機關、組織或代表機關、組織的領導人。在我國,每一個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都是依照國家的法律、法令建立起來的,因此它們在法律上都擁有一定的地位,它們都是法定的作者,有獨立對外行文的資格。如我國的各級政府,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區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另外如黨的組織,各級的企事業單位都可以成為公文的法定作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相關推薦
2022年浙江自考《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復習筆記匯總
09-152023年10月浙江自考傳播學概論復習資料:有限效果論
08-30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崇高的內涵與特點
09-172022年浙江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第三編第九章復習資料
10-31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論幼稚師范教育
06-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外國文學史復習筆記:高爾基
12-26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簡史復習筆記:英國近代教育制度
12-082022年浙江自考心理學復習筆記:情緒情感的功能
11-03自考輔導資料:2019年10月《美學》知識點-優美及優美的內涵與特點
09-17自考輔導資料:2021年10月《學前教育史》—雅典的學前教育
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