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一区二区x88av_日韩三级av高清片_亚洲日本久久_丝袜亚洲另类丝袜在线

浙江自考網

咨詢熱線

15700080354 (點擊在線咨詢)
您現在的位置:浙江自考網>復習資料 > 正文
自考攻略

2022年浙江自考《工程心理學》聽課筆記第十二章

時間:2022-10-21 17:58:05 作者:儲老師

自考助學   以下自考復習資料均由浙江自考網整理并發布,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浙江自考報名、考試、成績查詢、畢業、歷年真題、常見問答等相關信息請關注浙江自考網,獲取浙江自考更多信息。


  第十二章 應激與工作負荷

  一、填空

  ⒈ 工作負荷:指人體在單位時間內承受的工作量,是評價人機系統的一項重要指標。

  人在進行活動時,必定要承受一定的工作量。每個人的工作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工作量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能力,就是超負荷工作,這時人體處于過度的活動水平,常會過早地引起疲勞,或使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現人身損害。

  ⒉ 應激狀況的應激源主要有三類:(1)工作負荷不合理;(2)工作環境惡劣;

  (3)工作責任重大、人際關系不和諧等等所造成的心理壓力。

  ⒊ 環境對個體的影響大致分三個方面:①健康 ②工作質量 ③工作時的舒適感。

  環境:指照明、噪聲、振動和溫度等。工作心理學的目的之一就是改善工作環境,使人們盡可能在合適的環境下愉快地進行工作。

  ⒋ 體力工作負荷:指單位時間內人體承受的體力活動工作量。工作量越大,人體承受的體力工作負荷越大。

  ⒌ 工作超負荷:人體的工作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當個體所承受的工作活動超過這一限度時,就可能處于高度應激狀態,導致事故發生。這種情況叫做工作超負荷。

  二、簡答論述

  (一)用哪些方法評價心理負荷?

  通常采取的負荷評價技術有主任務分析、輔助任務測量、生理測量和主觀評定。

  1. 主任務分析:是心理負荷狀況評價最直接的方法。任務難度的增加

  引起工作負荷的增加;

  2. 輔助任務測量:又稱之為第二任務測量。輔助任務是與主要的要求

  成反比的。通常是改變輔助任務,然后來推斷主要任務的要求;

  3. 生理測量:到目前為止,用得較多能被接受的指標主要限于大腦誘

  發電位、心率變化和瞳孔大小變化等;

  4. 主觀評定:心理工作負荷對個體主觀感覺的影響多樣。如繁重的任

  務會引起焦慮或者抑郁等。

  (二)簡述單資源理論。

  單資源理論是凱納曼1973年提出的。他認為,

  1. 作為信息加工主體的人類,存在著一組無差別的心理資源。

  2. 在從事任何活動時,都在某種程度上調用這種資源。

  3. 活動難度或活動數量的增加都將提高心理資源的投入量。

  4. 人的這種資源是有限的,一旦工作需求增加的程度超出了資源供應的限度,便出現了“需求——供應”之間的脫節,導致工作效率下降。

  (三)簡述多資源理論。

  1. Wickens提出了多資源理論。他認為,人類擁有許多種不同的資源,各種資源間出現分配的情況是多樣的,資源可用三種相當簡單的維度來分類:

  ①加工階段、②加工碼、③加工通道。

  2.根據多資源理論,在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時,依據工作性質的差異,這些工作可能利用相同的資源,也可能利用不同的資源。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站在文章內容來源出處標注為其他平臺的稿件均為轉載稿,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報名提醒

【考試時間:4月12-13日】

浙江自考服務中心

  • 微信公眾號
  • 考生交流群
  •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加關注微信公眾號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專業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 时尚| 白沙| 五台县| 宣武区| 兴安县| 张掖市| 桂平市| 阿城市| 朝阳县| 察雅县| 绍兴县| 西安市| 许昌县| 吴川市| 晴隆县| 盘锦市| 临漳县| 当涂县| 富裕县| 盐山县| 凤山县| 岳西县| 浪卡子县| 凌源市| 建始县| 沧州市| 柳林县| 蒙山县| 安龙县| 桐梓县| 蚌埠市| 白银市| 福安市| 梨树县| 太和县| 略阳县| 东辽县| 商水县| 台州市| 闽侯县|

關注公眾號

回復“免費資料”領取復習資料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交流群

<<點擊收起

在線咨詢

在線咨詢

APP

APP
下載

man
聯系
微信
wxlogo
掃描
二維碼
反饋建議
反饋
建議
回到頂部
回到
頂部
app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